1、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
1.1 苗木种类不符合当地的环境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在设计时,过于注重选择一些高档次的树种。没有结合栽植地区的实际情况,导致树木不能长期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苗木的栽植成活率,可能造成生态入侵。而且,这些高档树种的养护工作也十分的困难,养护人员缺乏养护这些树种的经验,即使树种成活,养护工作也有很大的难度。
1.2 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栽植苗木
建设城市园林工程,栽植苗木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土壤以及气候环境进行栽植。但是,有很多城市出现了盲目跟风的问题,经常是看其他城市种植的好,就盲目的进行栽培,导致栽植的苗木无法发挥现有的作用。
1.3 苗木的种植规模不科学
通过增加苗木的规模,更快的构建园林景观效果,然而过于追求速度和规模,不仅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还会使栽植苗木的成活率进一步降低。
2、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措施
2.1 根据地域特点及环境特点来选择苗木
苗木健康生长的基础是要有一个较为合适的生长环境,如果生长环境不适合苗木生长,那么不管后期养护工作如何都会收效甚微。所以,在园林绿化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苗木选择进行严格把关,要确保所选择的苗木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同时保证“两证一签”,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并保证经营合法性。
2.2 控制苗木栽植密度如前所述,如果苗木的种植密度不合理,那么养护工作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实际性问题。苗木种植密度的有效控制,对于解决相应的一系列实际性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人们需要对相应的种植种类和种植方式进行有效把控。
2.3 有效处理土壤
大肆使用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地结构,从而导致土地无法有效为苗木提供养分,所以土地管理十分重要。一些地区的土地遭到污染,会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供给出现障碍,从而致使苗木生长畸形。因此,人们应对一些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进行土壤改良,推广使用有机肥,或进行林下作物兼作,通过生物作用改良土壤。
3、改进园林绿化苗木养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提升园林养护人员的养护技术
现如今是技术的时代,园林绿化部门就要提升对苗木的养护技术含量,才可以更好的促使园林绿化设施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这就需要对人员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升其苗木养护水平,使其能够熟练的对各种植物开展良好的养护工作。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相关部门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养护管理机构,更好的对园林绿化设施进行管理。要对机构中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权利加以明确,使每一个部门都有其负责的部分,避免一旦出现问题就“踢皮球”,使各个部门可以各司其职,有效的减少对养护工作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还可以使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使园林的整体质量有效提升。
3.3 加强对病虫害预防的重视
苗木病虫害的治理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即为病虫害的预防,预防能够减轻病虫害发生的可能。为苗木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苗木生长的基本需要。要对苗木生长阶段进行全面的监测,掌握苗木的生长情况,并能够对苗木生长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展开排查,安排专人进行病虫害的监测,负责固定的区域,做好苗木生长阶段相关监测工作结果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