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养护管理这两年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是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缺没有一个统一的说词,当然概念的提出不是毫无依据的,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化的品位有了新的高度和要求,再者是当下确实存在一些绿化养护问题,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生存需要迫切改变,其次是受大环境经济影响绿化行业不断内卷,各种新的标准、方法等不断细化和完善,那么如何做到精细化养护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
1.1标准制定—养护月历
无论是从事园林市政、公园、小区、道路养护等,一定要有一套自己切合实际的园林养护月历,涵盖每月养护日常工作(修剪、施肥、浇水等)、专项工作(改造、补植、扦插等)、病虫草害用药防治技术方案等,去更好的指导辖区内园林养护工作的开展,使之更加科学且有理有据,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推陈出新,凝练和完善,形成一套系统的养护管理月历。
1.2标准制定—养护管理动作销项表
养护工作安排遵循五步走原则: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指导、有反馈;这五项缺一不可,只有计划没有落实等于零,只有布置没有反馈等于零,只有布置没有指导容易偏离目标,只有指导没有反馈也不会知道结果好坏,无法做到查漏补缺;因此需要制定后期的一系列管控措施来监督和跟进完成的进度、质量以及工作复盘。
1.3标准制定—完善内部指引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制定和完善养护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做好内训工作,提升一线员工的绿化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养护水平,降低养护成本支出,有利于拓展口碑,做到精细化管理,如草坪建植及养护、常见病虫草害识别及养护、季度养护专项工作、乔灌木栽植、花境建植及养护、日常水肥管理、植被修剪等。
1.4标准制定—做好月度专项指引
一年四季根据地区、季节、管养性质不同,每月的专项养护工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想要做到精细化养护必须抓好月度专项工作,并保证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如春季返青的施肥和浇水工作,在什么时间节点,浇水技巧和标准,施肥的时间、品种、用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必须在月度专项工作中做到量化和可视化,方便指导作业,避免因标准不统一而出现一系列养护问题。
1.5标准制定—细化巡检评分标
在日常养护过程中除了要强抓落实之外,日常一些运营部门还需要做好养护巡检,以此来评定养护水平,如小区养护的排名、市政公园的排名、城市道路的排名,以此排名作为日常奖罚的依据,优者分享经验共同学习提升,后者可以督促整改甚至更换供方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养护做好,提升绿化养护水平,改善养护不良现状,包含内容有草坪、乔灌木、花境等,检查日常修剪、病虫草害防治效果等。
1.6标准制定—年度养护管理标准
依据地区养护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养护标准及频次,如草坪、绿篱的修剪、施肥频次、浇水频次等,并核定好工时量,尽量做到可视化,方便后期养护成本核算及管理。
1.7标准制定—日常养护考勤
以项目为中心,制定相应的日常养护考勤表,方便后期对养护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从而提升绿化养护品质,其内容可涵盖日常的施肥、修剪、消杀、栽植、除草等工作,一方面检查落实情况,再者判定养护水平是否达标或者是否需要增加用工投入等。
1.8标准制定—养护台账
除以上几项标准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养护工具表,如项目的机械保养、日常绿化的一系列管理要求、日常用药技术规范、肥料药品的使用登记、乔灌木更换死亡的台账记录、机械药品辅材等配置标准参考依据等,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都有利于精细化养护的开展和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