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色技巧
人们对色彩的情感体现是最为直接也是最普遍的,空间情感意境营造的重要角色也是植物色彩,不同的色调能够强调出环境不同的性格,色彩是意境创造的灵魂。
植物色彩的区别变化
在植物色彩搭配时,要考虑到色彩的视觉感官效果,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采取不同的色彩理念,掌握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比如浅色的植物给人以清爽、安静的感觉,而深色系则给人的视觉冲击感更强。夏季的时候,绿色更能给人以凉爽氛围,而冬天的时候,黄色和红色能够给人以温暖的氛围。
暖/色/系
色彩学中,暖色系主要指红色、黄色、橙色以及它们的中间色,带给人强烈的喜庆感,营造欢乐的气氛。在植物造景中,暖色系植物的温暖、明亮色彩,使人游走其中、心情舒畅。
冷/色/系
冷色系主要是指蓝色、青色以及邻近的色彩,给人宁静和庄严的感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根据情况采用冷色或倾向冷色的植物,以增加空间的深远度和视觉感。
植物色彩的搭配原则
对/比/色
两种可以明显区分的色彩,叫对比色。对比是构成明显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色彩以表现力的重要方法。比如黄和蓝、紫和绿、红和青,任何色彩和黑、白、灰,深色和浅色,冷色和暖色,亮色和暗色都是对比色关系。
景观中最常见的就是红花绿叶的形式,通过绿色和红色的反差对比,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加强植物色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互/补/色
园林植物的色彩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采取同类色,由明度彩度发生变化所产生的效果,满足色彩过渡和层次感的同时,不增加过多的空间负担。如在大面积的草坪中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既可以使整个空间丰富起来,也不会影响草坪整体视觉上的空间感。
植物色彩的立体化
景观中的植物搭配,同时也需要注意观赏角度不同景色的变化,保证画面的完整性和立体性,考虑到居住者的观察视野和观察距离,通过不同高度的植物选择,提升观察角度,实现从地面发展到视野前方,从单一层次加深到多层次效果。
色块便可以通过颜色的集中与分散,有效的突显出色彩效果。随着种植工艺的改善,目前在色块设计中采用的树种也从以前的小型灌木,扩展到现在的乔木、亚乔木、灌木种类。树木的颜色区别和自身的高度差别,可以很好的的把握颜色的层次。充分的运用色块设计,能大大提高园林的观赏性。
植物色彩意境的营造
热/烈/奔/放
绿色与红色、橙色植物的搭配,色域范围为中高明高彩度,能够在空间上拉开层次,形成奔放、热烈的氛围,适用于主行道两旁或娱乐园区。
淡/然/雅/致
淡紫色、淡黄色、与绿色植物搭配,色域范围为中高明度。能够形成淡然雅致、轻松弛缓的氛围,常常适用于公园和生活庭院空间。
清/新/自/然
黄绿色同色系植物搭配,色域范围为中高明度。色彩接近,能形成清新自然、闲适洒脱的氛围,适用于休闲绿地空间。
灵/动/雀/跃
绿色与紫色、黄色植物搭配,色域范围为高彩度。能形成紧张雀跃的氛围,适用于庭院、广场和公园绿地空间。
温/和/静/谧
灰紫色与其他植物搭配,色域范围为中明度低彩度。能形成静谧、含蓄的氛围,适用于休闲公园、生活庭院空间。
植物的色彩构图突出了园林景观的个性,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景观空间,从而使园林色彩在富有变化的同时又不失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