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丘壑院有山川,庭院中常用的假山石材有哪些?
中国人素来讲究意象之美。佛经有云“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庭院虽然只是方寸之地,却依然可以通过花木水石,构建出一方袖里乾坤。这其中,假山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
天然石做的假山,造型古朴,质感十足
与古人大多依靠纯天然石材制作假山不同,今天的科技条件让我们可以采用更多的材质和技术。天然山石材料,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人工砌叠即可;人工材质,则可以用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玻璃钢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这种假山被称为称“塑石”、“塑山”。相比天然石材,人工材质虽然质感和细节略差,造价却相对便宜很多,造型也比较多变,也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性的选择。
造型几可乱真的塑山,造价便宜
那么,园林景观设计常用的假山石材有哪些呢?以下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园林景观设计常用的石材种类。
按假山石料的产地、质地来看,假山的石料可以分为湖石、黄石、青石、石笋,以及其他石品五大类,每一类产地地质条件差异而又可细分为多种。
1、湖石石灰岩
因原产太湖一带而得此名。这是在江南园林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也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一类山石。我国历史上大兴掇山之风的宋代寿山艮岳也不惜民力从江南遍搜名石奇卉运到汴京(今开封),这便是“花石纲”。“花石纲”所列之石也大多是太湖石。于是,从帝土宫苑到私人宅园竞以湖石炫耀家门,太湖石风靡一时。实际上湖石即经过熔融的石灰岩,在我国分布很广,除苏州太湖一带盛产外,北京的房山、广东的英德、安徽的宜城、灵璧以及江苏的宜兴、镇江、南京,山东的济南等地均有分布,只不过在色泽、纹理和形态方面有些差别。
湖石色以青黑、白、灰为主,产于江、浙一带山麓水旁。质地细腻,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最出名的是太湖石,以丑为美。但由于大量应用,近年来太湖石资源枯竭,价格一再攀升。
太湖石产地众多,其分类包括:
(1)太湖石(又称南太湖石)。真正的太湖石原产于苏州所属太湖中的洞庭西山,其中消夏湾一带出产的太湖石品质最优良。这种山石是一种石灰岩,质坚而脆,由于风浪或地下水的熔融作用,其纹理纵横,脉络显隐。石面上遍多坳坎,称为•弹子窝”,扣之有微声,还很自然地形成沟、缝、窝、穴、洞、环。有时窝洞相套,玲珑剔透.蔚为奇观,有如天然的雕塑品,观赏价值比较高。因此常选其中形体险怪,嵌空穿眼者作为特置石峰。此石水中和土中皆有所产。
产于水中的太湖石色泽于浅灰中露白色,比较丰润、光洁,也有青灰色的,具有较大的皴纹而少很细的皴摺。产于土中的湖石于灰色中带青灰色。性质比较枯涩而少有光泽,遍多细纹,好像大象的皮肤一样,也有称为“象皮石”的。外形富于变化,青灰中有时还夹有细的白纹。太湖石大多是从整体岩层中选择开采出来的,其靠岩层面必有人工采凿的痕迹。
(2)房山石(又称北太湖石)。产干北京房山大灰石—带山上,因之得名,也属石灰岩。新开采的房山岩呈土红色、橘红色或更谈一些的土黄色,日久以后表面带些灰黑色,质地不如南方的太湖石那样脆,但有一定的韧性。这种山石也具有太湖石的窝、沟、环、洞等的变化。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北太湖石。它的特征除了颜色和太湖石有明显区别以外,密度比太湖石大,扣之无共鸣声,多密集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因此外观比较沉实、浑厚、雄壮。这和太湖石外观轻巧,清秀、
玲珑是有明显差别的。和这种山石比较接近的还有镇江所产的砚山石,形态颇多变化而色泽淡黄清润,扣之微有声。也有灰褐色的,石多穿眼相通。
(3)英德石。原产广东省英德县一带。岭南园林中有用这种山石掇山,也常见于几案石晶。英德石质坚而特别脆,用手指弹扣有较响的共鸣声。淡青灰色,有的间有白脉笼络。
这种山石多为中、小形体,很少见有很大块的。现存广州市西天逢源大街8号名为“风云际会”的假山就是完全用英德石掇成,别具一种风味。英德石又可分白英、灰英和黑英三种。一般所见以灰英居多,白英和黑英均甚罕见,所以多用作特置或散点。
(4)灵璧石。原产安徽省灵璧县。石产土中,被赤泥渍满,须刮洗方显本色。其石中灰色而甚为清润,质地亦脆,用子弹亦有共鸣声。石面有坳坎的变化,石形亦干变万化,但其眼少有宛转回折,须经人工修饰以全其美。这种山石可掇山石小品,更多的情况下作为盆景石玩。
(5)宣石。产于安徽省宁国市。其色有如积雪覆于灰色石上,也由于为赤土积渍.因此又带些赤黄色,非刷净不见其质,所以愈旧愈白。由于它有积雪一般的外貌,扬州个园的冬山,深圳锦绣中华的雪山均用它作为材料,效果显著。
2、黄石:细砂岩
黄石是一种带橙黄颜色的细砂岩, 也有色灰、白、浅黄不一的,产地很多,以常熟虞山的自然景观为著名。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皆有所产。其石因风化冲刷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后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形体顽劣,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乎垂直,雄恽沉实。
与湖石相比,黄石别是一番景象,平正大方,立体感强,块钝而棱锐,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明代所建上悔豫园的大假山、苏州耦园的假山和扬州个闶的秋山均为黄石掇成的佳品。适合面积比较大的庭院。
3、英石:石灰岩
英石还有个名字,英德石。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于广东英德一带。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是制作假山的上好石材。造型大气,风骨嶙峋,深得古人胸有丘壑之美。当然,价格也很美。
4、斧劈石:沉积岩
斧劈石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于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在日常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尤其是避免小孩子攀爬嬉戏),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5、石笋石:竹叶状灰岩
石笋石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于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石头由于造型似笋,多用在公园、游园、单位绿化的独立小景等,如扬州个园的春山、北京紫竹院公园的江南竹韵等。私人庭院选择这种石头的并不是很多。
按照分类,石笋可分为:
(1)白果笋。在青灰色的细砂岩中沉积了一些卵石,犹如银杏所产的白果嵌在石中,因而得名.北方则称白果笋为“子母石”或“子母剑”。“剑”喻其形,“子”即卵石,“母”是细砂母岩。这种山石在我国各园林中均有所见。有些假山师傅把大而圆的头向上的称为“虎头笋”,而上面尖而小的称“凤头笋”。
(2)慧剑。这是北京假山师傅的沿称。所指是——种净面青灰色或灰青色的石笋。北京颐和园前山东腰有高达数吏的大石笋就是这种“慧剑”。
(3)钟乳石笋。将石灰岩经熔融形成的钟乳石倒置,或用石笋正放用以点缀景色。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有用这种石笋做特置小品的。
6、千层石:沉积岩
千层石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于江、浙、皖一带。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这种石材可以搭配植物与小摆件,形成非常有禅意的庭院小品。
7.青石
青石即一种青灰色的细砂岩。北京西郊红山口一带均有所产。青石的节理面不像黄石那样规整,不一定是相互垂直的纹理,也有交叉互织的斜纹。就形体而言多呈片状,坡又有“青云片”之称。北京圆明园“武陵春色”的桃花洞、北海的濠濮涧和颐和园后湖某些局部都用这种青石为山。
8、黄蜡石
黄蜡石色黄,表面油润如蜡,有的浑圆如卵石.有的石纹古拙、形态奇异,多块料而少有长条形。由于其色优美明亮,常以此石作孤景,或散置于草坪,池边和树阴之下。在广东、广西等地广泛运用。与此石相近的还有墨石,多产于华南地区,色泽褐黑,丰润光洁,极具观赏性,多用于卵石小溪边,并配以棕榈科植物。
9、其他石品
除了上述石头外,我们还可以选用诸如木化石、松皮石、石珊瑚、石蛋等。
木化石古老朴质,常作特置或对置。
松皮石是一种暗土红的石质中杂有石灰岩的交织细片,石灰石部分经长期熔融或人工处理以后脱落成空块洞,外观像松树皮突出斑驳一般。
石蛋即产于海边、江边或旧河床的大卵石,有砂岩及其他各种质地的。岭南园林中运用比较广泛。如广州市动物园的猴山、广州烈士陵园等均大量采用。
我国地大物博,石材丰富,堆制假山大可以固地制宜,不必沽名钓誉地去追求名石,过度侵占预算,影响院子其他部位反而不好。古人讲究“匠心独运处,是石堪堆”,重在假山的造型、设计与搭配上,石材就像名厨手里的食材,重要但不是唯一。
|